海王類是體型超級龐大的海生生物。它們大多數棲息在偉大的航路周圍的無風帶,不過世界各地也能發現它們的蹤影。[1]
外貌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海王類各個外形都不一樣,甚至沒有出現過兩個一樣外觀的海王類的記錄。它們都有著海蛇的外形。有些有四肢,還有一個看起來就像超級大的青蛙。儘管如此,它們還是可以從外觀上就和普通的海洋生物作區分。「近海霸主」是劇情發展至今最小的海王類,不過和其他海獸相比仍大許多。小花園兩個巨大的岩石其實是海王類的骨頭,這些骨頭比島上的火山還大。
性格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它們在ONE PIECE的世界分類為C級生物,即「大災難」。[4] 它們會攻擊任何靠近的東西,也是天生的捕獵者。劇情上總是把海王類描述成為無情的怪獸,使得大多數人害怕它們出現。
不過直到魚人島篇之前,都對它們的真正性格著墨不多。它們其實比以前所描繪的來得聰明且溫馴。被召喚到魚人島時,它們認可蒙其·D·魯夫為強大的人類,更令人認同的是若他們遲了一步,魚人島雖然仍能免於被毀,但諾亞將會毀壞。它們似乎也不吝於伸出援手。奇怪的是這批海王類正是草帽一夥不小心闖入無風帶時遇到的那群,當時它們被認為是危險的。
能力與技能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海王類令航海和貿易困難重重,人們都覺得它們比其他海獸更兇猛強大。它們是兇猛的獵食者,從不退縮,除了幾次它們本身成為獵物時。某些靠近無風帶的島嶼因為身處海王類的棲息地而被迫與世隔絕。
大多數生物都懼怕海王類,但還是有幾個例外:
只有最強的海賊團會和海王類交手,只帶幾個人去對抗無疑是自殺。魚人吉貝爾召喚鯨鯊時也認可海王類帶來的威脅,證明了魚人也視海王類為一個潛在的威脅。許多人,如佛朗基,視殺海王類為證明實力的成就。
然而,他們的感官,可以輕易地用海樓石瞞騙。被海樓石覆蓋的物體將不會被海王類探測,它們只會當那是海的一部分。因此海軍利用這點在無風帶來去自如,避免與海王類開戰。飛鼠中將表示這一辦法不能欺騙海王類太久,因為它們最後還是會發現船隻的。
海皇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即使人魚可以和魚類溝通,海王類仍超出他們範圍。這代表它們不是一般的海洋生物。鯊星曾說道自己的夢想是騎著海王類四處走。然而根據傳說,每隔幾代便會誕生一個能和海王類溝通的人魚;屆時世界將永遠改變,會出現帶領那個人魚的男人。上一個人魚結果成為了海皇,她的能力被視為可以毀滅世界的武器,與另外兩個古代兵器——冥王和天帝齊名。暗示了海王類的實力強大,落在壞人手中格外危險。若是該人魚不小心使他們憤怒起來,它們會把所有陸地都沉入海中。
過去,班塔·戴肯四處尋找有此能力的人魚公主,結果葬身海底。他的家族繼承了他的事業,直到班塔·戴肯九世。白星是現在的人魚公主。[5]
除了人魚公主,其他能聽見海王類的人就只有魯夫及哥爾·D·羅傑。後者據說能夠聽見萬物之聲。
歷史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遙遠的過去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八百年前的空白的一百年間,海王類和當時的人魚公主立下約定把諾亞拖到魚人島外。然而,和人魚公主立下誓言的JOY BOY出於某種原因無法遵守諾言,諾亞的功用和意義從此失傳。
海王類的威脅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海王類棲息於無風地帶。他們的數量和名氣成為了亞馬遜百合天然的保護者。
- 蒙布朗·諾蘭德從加亞島回國時,國王的船遇上了海王類,國王馬上拋棄諾蘭德獨自應付。然而再《大騙子諾蘭德》中,出現了國王打敗海王類的畫面。
- 為了比較誰捉的海王類更大隻,多利和布洛基開始了百年的較勁。
- 尤奇據說從無風地帶逃脫時被海王類吃掉。
- 佛朗基為了打敗海王類而發明各種武器,雖然最後打敗了一個,他打造出來的船卻成為後來斯帕達姆陰謀的一部分。
- 十二年前,西格被近海霸主吃掉,傑克為了保護魯夫而被吃掉手臂。十年後,魯夫一拳KO掉它報仇。
- 十年前,白星不自覺地出現了召喚海王類的能力。
隨着科技的進步,海王類的威脅漸漸減輕。貝卡帕庫博士發現了能夠發出和大海同樣氣息的石頭,海軍把海樓石用在船隻上平安度過無風地帶。湯姆發明的海上火車行進時會發出噪音,藉此嚇走海王類。
魚人島篇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為了阻止諾亞掉落魚人島,魯夫不得不打破正在墜落的諾亞。這時,白星呼喚出了海王類,把諾亞拖到海之森,讓船免於毀壞。後來通過尼普頓和妮可·羅賓的對話得知,白星就是今世的人魚公主。[6]
軼事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某個常出現的海王類
- 只有少數的海王類有名字,它們因為常出現而得名。如近海霸主和以及長環長島的海上霸主。
- 海王類的肉是一大佳餚,路飛說它們是「好東西」。[7] 也是索隆愛吃的食物。
- 大多數海王類都是充當背景、不會畫出正面或循環再用。直到647話所有海王類都聚集在一格。
- 海王類的原型或是來自古時候航海圖出現的海怪。地图上的水怪有着两大功能,一是为船员指引可能的危险,二是成为地图的装饰性元素。現代繪圖技術出現後便摒棄了這項傳統。
参考资料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站內導航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|